中国制造技术壁垒下的尴尬:圆珠笔头需进口

小小圆珠笔头中国制造不出来,这是近期关于中国制造业的一个争议话题。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为何我们却无法实现一个小小零件的完全自主研发和生产?除了圆珠笔头,还有哪些核心技术我们还没掌握。

圆珠笔头.jpg

一个小小“球珠”的“尴尬”

据报道,三千多家制笔企业、二十余万从业人口、年产圆珠笔四百多亿支……中国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制笔大国,但一连串值得骄傲的数字背后,却是核心技术和材料高度依赖进口、劣质假冒产品泛滥的尴尬局面,大量的圆珠笔笔头的“球珠”却需要进口。

据介绍,笔头和墨水是圆珠笔的关键,其中笔头分为笔尖上的球珠和球座体。目前,碳化钨球珠在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我国已经具有很好的基础,不仅可以满足国内生产需要,还大量供出口。但球座体的生产,无论是设备还是原材料,长期以来都掌握在瑞士、日本等国家手中。

据介绍,国外生产设备对原材料的要求相对更高,国产不锈钢线材无法适用,必须依靠日本进口易切削不锈钢线材。同时,与之相匹配的墨水也要从德国、日本等国家进口。从而形成了我国当前圆珠笔产量第一,但核心材料和设备却大量依靠进口的“尴尬”局面。

“内力”不足终致“制笔困局”

据介绍,圆珠笔头的生产对加工的精度、材料的选择上都有很高的要求。笔头上不仅有小“球珠”,里面还有五条引导墨水的沟槽,加工精度都要达到千分之一毫米的数量级。

有关专家表示,每一个小小的偏差都会影响笔头书写的流畅度和使用寿命,笔尖的开口厚度不到0.1毫米,还要考虑到书写角度和压力,球珠与笔头、墨水沟槽位必须搭配得“天衣无缝”,加工误差不能超过0.003毫米。

据介绍,1948年,中国第一支国产圆珠笔在上海丰华圆珠笔厂诞生。改革开放以后,在巨大的出口需求带动下,制笔厂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但企业散弱小、缺乏科研平台、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等原因,导致行业成长“内力”不足,一直制约着制笔产业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步伐。

专家称,圆珠笔看似简单,其实涉及到一个国家制工业的方方面面,墨水研制需要化工业支持,生产设备涉及机械设计制造能力,特殊钢材则取决于国家钢铁产业的科技水平。

毕竟相对于钢铁产业,制笔是个体量很小的行业。比如,一家钢铁厂一天的产量,可能就够制笔行业消化一年。对钢厂而言,这点利润微不足道,它没有动力去搞研发生产,制笔企业也没有足够力量,因而依赖进口。

除了圆珠笔头,这些核心技术我们还没掌握

工业制造(数控机床)

作为中国传统工业的重要助推器,高档数控机床的自主化问题一直扼制着中国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据相关人士透露,“大而不强”是中国制造业的现实。我国数控机床目前还是以中低端产品为主,高端数控机床主要依赖于进口。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所需要的80%高端数控机床是要从国外进口的。

家电(线性变频压缩机、DD直驱变频电机)

目前,彩电显示技术基本被国内几大企业所掌握,但在白色家电方面,除空调外,国内企业所掌握的核心技术并不强。据了解,包括线性变频压缩机(节能省电)、DD直驱变频电机(降低设备故障率)、智能灰尘压缩和光波技术等核心技术基本被国外家电生产商所掌握。

钢铁(模具钢、工具钢)

不仅仅是圆珠笔上的圆珠需要进口,据钢铁行业专家介绍,虽然国内钢铁产能过剩,但我国在模具钢、工具钢的制造方面与国外的制造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模具钢就是机车轴承、精密仪器的零部件所使用的钢材,目前国内生产水平难以与国外相比较,大部分企业的采购渠道还是直接从国外进口,另外,做比较好的刀具所用的工具钢,现在也基本上要从国外进口。直言不讳地说,咱们自己做的菜刀不如国外的好。”上述业内专家坦言。


标签: 制造业 中国制造 圆珠笔头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