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工业”是营销变革还是是生态革命?

据测算,未来20年,“互联网+工业” 至少可带来3万亿美元左右GDP增量。潮流不可抗拒,但当前最重要的是如何让“互联网+工业”切实落地。没有技术升级的互联网转型将面临一次“死亡之旅”,“互联网+工业” 不是一次营销变革,而是一场生态革命。

“互联网+工业”.jpg

“互联网+”将重塑传统工业

如何理解“互联网+工业”的内涵?即传统制造业企业采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 优化研发与设计、生产与制造、营销与服务各个环节,“互联网+”将会从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彻底改造传统工业。

从生产上讲,“物联网+工业”可以缩短生产周期、减少原材料用量和环境负荷、降低工厂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运用物联网技术,工业企业可以将机器等生产设施接入互联网,构建网络化物理设备系统(CPS),进而使各生产设备能够自动交换信息、触发动作和实施控制。物联网技术有助于加快生 产制造实时数据信息的感知、传送和分析,加快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过程虚拟化。

从研发销售上讲,“移动互联网+工业”可以对市场需求迅速反应,深度发掘细分需求。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利于传统制造厂商实现数据 双向流通,通过在产品上增加网络软硬件模块采集用户数据,实现产品个性化、制造服务化,以市场数据驱动技术研发,从而形成自下而上的生产导向。

而“大数据+工业”、“云计算+工业”则是为以上两者服务的中枢系统。大数据是软件基础,用算法分析海量生产数据、市场数据、供应 链数据以协同处理需求;云是硬件基础,凭借超大规模计算能力、数据存储实现各产品的互联互通,产生协同价值,实现组织松散化、制造资源云化。

未来的工业体系将更多地通过互联网技术,以网络协同模式开展工业生产,制造企业从顾客需求开始,到接受订单、寻求生产合作、采购原 材料、共同进行产品设计、制定生产计划以及付诸生产,整个环节都通过网络联接在一起,彼此相互沟通,而信息会沿着原材料传递,指示必要的生产步骤,从而确 保最终产品满足客户的特定需求。

“互联网+”将促成“中国智造”

我国传统制造企业长期以来依靠劳动力、土地、资源等方面的低成本优势,通过规模化生产,创造了巨大的竞争优势,但其路径依赖也导致其难以适应互联网时代下的用户的个性化、定制化和精准化需求,更难以成为真正的智能制造企业,因而必须主动拥抱“互联网+”。

然而,真正的“智能制造”,绝不是互联网融入传统制造业,而是传统制造业融入互联网。

“互联网+工业”将重塑制造业“微笑曲线”价值链。价值链中的各个环节将共同创造价值、共同传递价值、共同分享价值。

传统意义上的制造业价值创造和分配模式正在发生转变,借助互联网平台,企业、客户及利益相关方纷纷参与到价值创造、价值传递及价值实现等生产制造的各个环节。个性化定制把前端的研发设计交给了用户;用户直接向企业下达订单,也弱化了后端的销售,从而拉平“微笑曲线”,并重新结合成价 值环。

工业企业如何发力互联网+?

工业企业进行互联网化,需要从观念、商业模式、生产流程、组织机构等方面进行彻底再造。

首先,制造企业要放下身段,归零之前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是最好的观念,应以小学生的心态向先进的互联网企业学习如何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和更好地提升用户体验。

其次,要认识到互联网将成为商业的底层架构,主动融入互联网,而不是被动等待互联网对自身的颠覆和革命。

第三,满足用户体验是核心。在“互联网+”时代,用户需求日益个性化、定制化和精准化。这就要求传统制造企业重建与用户之间的供需 关系,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从传统的大规模制造向大规模定制转型。相应的,企业整个供应链、生产线、质量控制系统,甚至整个OA系统、ERP系统都需要被改 造。

第四,互联网平等、开放、自由的特性,自然也要求企业组织结构更为扁平化。

互联网+”不是一次营销变革,而是一场生态革命。没有技术升级的互联网转型是一次“死亡之旅”。一定要保持并提升原有的核心竞争能力、完整的产业生态链、渠道及品牌战略。同时结合趋势,使自己的发展契合消费者结构的演变,在技术上跟上数据为王的潮流,在资金上合理利用金融市场。


标签: 互联网+ 互联网+工业



添加新评论